董直機的名字被人發現的時候,已經是很晚了,晚到他自己都快把造橋這件事忘掉了。很久很久以后,有人在一座老橋上發現了痕跡。
那是在嶺北的上洋村,一座叫泰福橋的石拱木平梁廊橋上。為什么叫泰福橋呢,因為這座橋是從泰順通往福建的重要交通橋梁。2003年,幾位文物工作者到上洋村考察,發現泰福廊橋的梁上,留有“繩墨董直機”字樣。
“繩墨”,也就是廊橋的設計師、建造師。這座橋建于1948年,當時建這座橋的師傅如果正當年輕,說不定尚在人世。于是,文保工作者薛一泉等人立即改變行程,在嶺北一帶尋找打聽,想要尋找這位叫董直機的廊橋建造者。
在浙南閩北山區,廊橋的種類繁多,有石拱廊橋、木平梁廊橋、伸臂疊梁式廊橋、八字撐木平梁廊橋、木拱廊橋等樣式。在所有的廊橋當中,木拱廊橋的營造技藝最為復雜,既是世界橋梁史上的絕品,也是我國古橋梁研究的活化石。木拱廊橋營造技藝,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《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》。
木拱廊橋的營造技藝,在以往的資料記載中并不多見,尤其是對于營造技藝的“老司”(泰順當地方言,即“老師傅”的尊稱),資料更是很少。
而今,木拱廊橋的技藝還有人傳承嗎?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,許多文物工作者數度尋找,直到在一個叫村尾的村莊,村民把陌生的客人帶到古樹掩映的石桌前,指著另一位老者說——你們要找的“老董司”,就是他了。
79歲的董直機沒有想到,在自己的晚年,還有人因為造橋往事來尋找他。
了解泰福橋的建造情況后,來者忐忑地詢問老人能否建造編梁木拱橋。
老人淡定表示,自己完全掌握此門技藝。并且,如今依然把造一座編梁木拱廊橋視為畢生夢想。
13歲那年,少年董直機在閩北壽寧親戚家中做客,當時一個叫楊梅洲的地方正在修建一座廊橋,董直機慕名前去觀望。在那里,他看到一位70多歲的建橋師傅,用木滑輪和架子將一根根重達千斤的橫梁架到半空中。
好奇心驅使著董直機,一連十多天都跑到工地上觀看。
董直機聰明伶俐,也很勤快,就在工地上幫師傅遞工具打下手。造橋師傅喜歡他,教了他一些造橋的技術,董直機把建橋過程、工序都牢牢記在了心中。從那時起,他的心里就孕育著一個念頭,將來也要建一座漂亮的廊橋。
17歲那年董直機開始跟著師傅學做木匠。跟著師傅苦干三年出師,始終沒有機會修建廊橋。他把自己造廊橋的愿望埋在心底。直到24歲那一年,離村尾村不遠的上洋村要建廊橋,找遍了附近的木匠,沒有一個人能勝任這份工作,于是,有人找到了董直機。
一座石拱廊橋,終于如他所愿地出現在上洋村。那座橋造型典雅,身姿優美。在1948年的泰順山野之間,得到人們贊頌的目光。但董直機還是留下了些許遺憾。原本的修建計劃里,廊橋有兩層廊檐,橋屋有十一間??墒钱敃r為了減少開支,首事中途改變了修建計劃,將橋檐改成了一層,十一間的橋屋改成了九間。這在一定程度上,削減了廊橋的氣勢。
而最為遺憾的是,泰福廊橋的廊屋是修在石跨梁上的,而非懸空而架的木架梁。他為沒能親手體驗搭建木廊橋的跨梁而耿耿于懷。
此后的數十年,董直機再也沒有機會展示他的技藝。
雪藏了絕世武功的大俠,就這樣在平凡的日常里蟄伏下來。當董直機被工作人員找到的時候,他內心的火焰被點燃了。彼時,這位唯一健在的、尚能建造木拱廊橋的民間匠人,把來人領到村尾村村口。
那里正是千年古道嶺北方向的道口,蒼松掩映,風景極佳。他從小就聽人說,這里以前有座明代的同樂橋,清末時毀于洪水。原先還有一塊記載建橋之事的石碑,現已無處可尋。橋毀后,村尾村也一直無力集資重建廊橋。
站在河邊,“老董司”說,這輩子,要是能在這里重新建造一座同樂橋,那就此生無憾了。
貳 斧頭王曾家快
一把斧頭,在曾家快手上居然耍出花來。
家快拎的是一把十斤重的大鐵斧。他在攝像機前運斤如風,手起斧落,唰唰唰,唰唰唰,雞蛋殼紛紛掉落下來。不一會兒,一個光潔嬌嫩的雞蛋就剝好了,居然,絲毫未損。
也正是那一次,家快贏得了一個“斧頭王”的稱號,在中央電視臺《狀元360行》節目里。
不,家快不是賣茶葉蛋的,他是個木匠。家快從18歲開始,就跟人學做大木匠了。學木匠的人,最初的想法大多一樣的,就是學一門手藝,好養活自己,也養活家人。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對廊橋感興趣的呢,家快都有點記不清了。反正打小,他就生活在廊橋邊,每天來來回回,都要走過那座北澗橋。
北澗橋,對,就是那座又高又大的“世界最美廊橋”,家快好奇,這橋是怎么架到河上去的呢。這好奇一直伴隨著他從少年長成青年。
29歲,他看到很多游客來看廊橋,也有很多專家教授來參觀廊橋,他更感興趣了,就開始琢磨廊橋。他把北澗橋的每一個部件都畫了下來。然后,又用一堆小棍子,依樣畫葫蘆地搭了一座一米多長的廊橋模型。雖然只是模型,但橋的每一個構件、每一個穿插,卻都依照原樣,絲毫不含糊,整座橋都用傳統的榫卯結構來完成。
這個模型做出來,很多人看到都愣住了,原來還能把廊橋的模型建得這么好啊!
能建廊橋,家快卻沒有用武之地,哪一條溪,哪一道路,需要一座廊橋呢?后來巧了,有個單位,說愿意出資九千元,讓家快去建一座真正的木拱廊橋。九千元,那時也不是小數目,家快也沒有辜負人家的信任,果真用這筆錢建了一座小廊橋出來。
2004年,曾家快正式拜董直機為師。
那一年,董直機心心念念了一輩子的同樂橋,也剛好開始建造。
建一座廊橋,是老人家一生的夙愿。
但是,建一座廊橋所需的費用不是一個小數目?;I措幾十萬元資金,對于一個經濟落后,沒有集體經濟收入的小山村來講,的確困難重重。
也因此,同樂橋的修建工作,比原來想象的還要困難得多。因資金的短缺,同樂橋造了兩年多時間,方才竣工。
2006年12月16日晚,村尾村人殺豬宰羊,備下豐盛菜肴,圓桌從村頭擺到村尾,為第二天將舉行的圓橋儀式做準備。
次日上午9點多,在兩位徒弟的攙扶下,董直機以一身木匠裝束出現。深色的大衣長褲,前身依然圍著干活時用的圍裙,右手握著斧頭,左手拿著尺子,緩緩走向同樂橋。
圓橋的時候,橋面上還有一塊木板空缺,會在圓橋這一天由繩墨師傅釘上。董直機在徒弟的幫助下,把木板釘在空缺處,此時鼓樂鞭炮齊鳴,同樂橋終于圓滿落成。這座橋所在的位置,村民們俗稱“鎖匙頭”,是嶺北溪自西向東的一處狹窄水口,橋兩岸巨石削立,古木蒼勁,風景絕美。
董直機嚴格按照傳統民俗的要求,來安排每項建筑流程與儀式,這給不少文物和民俗專家留下了珍貴的一手資料。這座同樂橋,后來被定位為1949年之后第一座以傳統技藝建造的編梁木拱橋。
2009年6月,董直機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名單。
3個月后,由浙江省和福建省聯合申報的“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”,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相關會議上被正式批準列入《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》。
在同樂橋的營造中,董直機將木拱廊橋傳統營造技藝傳授給6個徒弟,帶出了4個專業從事木拱橋的團隊,其中省級傳承人2人,市級傳承人3人,縣級傳承人7人。
廊橋營造技藝的傳承,要靠切實的營造過程來實現。從繩墨董直機被人發現,到多人拜師從藝,再到營造團隊的成熟;通過古廊橋的修復、廊橋的新造,讓傳統技藝得到傳承,讓文物得以復活,泰順創造了一個很好的經驗。
老董司通過廊橋的建造,帶出了好幾個徒弟。這其中,就包括“斧頭王”曾家快。
叁 匠人的秘密
作為泰順廊橋營造技藝的傳承人之一,曾家快將和他的師父董直機一樣,將自己的名字寫在高高的橋梁之上——“繩墨:曾家快”。
筆墨力透木材,滲入纖維內部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一座廊橋在世間留存一二百年甚至更長時間,繩墨的名字也將隨之留在世間跨越漫長的歲月。
每一位繩墨都有自己的技藝秘密,在一座廊橋完成組裝之后,那些秘密就將永遠地封存于廊橋的內部。只要不拆開來,人們就不可能輕易地發現。有時候,可能是榫眼的角度與獨特的榫卯設計(譬如倒鉤型的榫卯)。有時候,可能是一個秘密的架設技巧(中間的某根梁柱居然可以被懸空)。有時候,可能是靈機一動的臨時應變(繩墨不會把這個秘密透露出來)??傊?,這些秘密將被封存起來,直到一二百年之后,在某個特定的機緣下,被打開,被發現,被探討,被爭論,被傳播,或者,被懷念。
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,參與其中的人都需要耐心。
所有的構件,每個構件的長度和寬度,其實在架設之前已經確定。他們在木材運抵現場之前就已經加工制作好。到了現場,只要把每一個部件像積木一樣搭建組裝起來,然后,到了最關鍵的一步,合龍。
對于泰順廊橋的繩墨們來說,每一次廊橋的合龍依然會讓他們心情激動。對曾家快這樣的“老司”來說也不例外。泰順廊橋通常采用“碰撞”合龍,即用木制的“升降卷揚機”將拱橋兩邊部件拉起,由繩墨操作,碰撞對接。
一座廊橋,又一座廊橋,后來曾家快一共負責建造了十幾座廊橋。最遠的一座,是在中國臺灣的南投。
位于南投縣的這座廊橋,也是他自己創造的一項紀錄——建成世界木結構單孔跨度最大的木拱廊橋。
現場圍觀的許多人都說,從來沒有見過橋還可以這樣造的,也沒有見過橋還可以造得這么美的。
每造完一座橋,曾家快都有一種奇特的感受,似乎又有什么東西已經發生了改變。他隱隱相信——只要大地上的橋足夠多,那么,世上所有的道路都可以被連通。
肆 救橋大如天
對于曾家快而言,對他技藝最大的考驗,就是修復2016年被洪水沖毀的文興橋。這座古老的廊橋有著奇特的結構,橋身一邊高一邊低,傾斜的結構使得它成為獨特的存在。
文興橋始建于清咸豐七年(1857年),民國十九年(1930年)重修。這座一邊高一邊低的廊橋,雄偉地橫跨于玉溪之上,全橋長40.2米,寬5米,單孔凈跨29.6米,距水面11.5米,是一座疊梁式木拱廊橋。玉溪上游河面開闊,山影重疊,近處水流潺潺。廊橋所連接的古驛道,有一條長長的陡坡,全為石頭鋪就。這條小路相當于如今的“省道”,由于通行的任務已由一條橫跨山間的高速路所取代,日益取得寧靜寂寞。
文興橋建成之后,在世間一百多年歷經風雨。2016年9月15日,臺風“莫蘭蒂”帶來的暴雨致洪水泛濫,最終山洪將薛宅橋、文興橋、文重橋三座古廊橋沖毀。
目睹文興橋水毀之時,許多人愴然落淚。
洪水稍退,下游萬眾一起尋找廊橋木構件,把九成以上的木料都運了回來。所有捧回木料的人,眼里都閃爍著淚花。
兩天之內,三座廊橋的95%以上大構件、85%以上中構件基本找回。
2016年11月底,國家文物局批復立項,泰順10座國寶廊橋(包括被沖垮的3座廊橋)列入了修繕范圍。
2017年3月25日,三座國寶廊橋同時啟動修復,分別由三位技藝精湛的非遺傳承人主要負責橋本體部分——鄭昌貴負責“歸位整理”1000多個木構件組成的薛宅橋,曾家快負責“歸位整理”1200多個木構件組成的文興橋,賴永斌則負責800多個木構件組成的文重橋。
救橋大如天。
曾家快把手頭所有別的事都暫停下來,全力投入文興橋的修復工作。
修復這樣一座結構奇特的古廊橋,技術難度大為增加。此外,廊橋原木構件保存著較多歷史信息,特別是廊橋各構件的榫卯關系體現了古代工藝水準,因此要盡力做到修舊如舊。
這一點,也是文物專家季海波等人強烈堅持的——如果廊橋的原木構件更換過多,就失去文物的真實性和完整性。
所以,文興橋的修復,盡可能利用重新尋回的原木構件,對殘損木構件進行加固處理。但有些時候,曾家快更要對一座橋的安全性負責。如果經過判斷,某一些重要部件已經損壞,無法再繼續使用,他會要求更換。有的部件雖有損壞,但用“墩接”和“巴掌榫”的方式,替換一段新料再作加固,還能繼續承擔重任的話,也盡量對原構件進行保留。
最難的是,如何保證重修后的文興橋仍然是一邊高一邊低的樣子。
新造一座廊橋,并且按照正確的比例造出一座完美的廊橋,對于成功完成十幾座廊橋新建的曾家快來說已經不成問題。但是,要按照前人的無心之舉,復刻出一座一模一樣的廊橋,難度無疑大了許多倍。
如同頑童率性在白紙上涂抹一筆,天真爛漫,一揮而就。別人想要復刻出那一筆來,卻須精雕細琢,一絲不茍。
這時候,文物專家季海波老師的較真精神,在這里體現得淋漓盡致。他找出了多年前拍下的許多照片,站在同樣的位置,以同樣的鏡頭、角度,拍下同樣的照片進行比對,來確認修復后的文興橋與原橋無異。
為了這樣的錙銖必較,季海波與曾家快甚至還一次次爭論,雙方從各不相讓,再到說服一方,達成共識。曾家快面對1200個木構件,對每一塊構件進行登記整理,再對它們作出客觀的評估,讓每一塊歷經滄桑的木料都能各安使命。
橋上最重要的受力部位三節苗、五節苗,老構件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,專家們終于同意更換成新的木料。這些木料隱藏在云海深山里,曾家快對這些柳杉木的要求很高,必須使用五十年以上樹齡的材料。鄉民們與曾家快一起,從深山里采伐樹材,再按照老料一模一樣的數據斫成構件。
木屑紛飛,汗水滴落。光陰流逝,古橋重生。
2017年8月17日,文興橋上梁。
2017年12月16日,文興橋圓橋,曾家快執錘釘上最后一塊橋板。
那一天,四面八方的人都來走一走文興橋,都來摸一摸文興橋;93歲的繩墨老董司只能坐在輪椅上移動,在修復文興橋的過程中,曾家快好幾次來看望師父。
也許,師父一生對于廊橋的執著精神,也正是給他源源不斷的動力所在。
2018年4月19日下午,繩墨老董司故去,享年94歲。
人們說,老董司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時候,給大家留下的最后一句話是“相見無期”。
修復后重現雄姿的文興橋
伍 護橋如護命
在文興橋靠近山嶺的一側,有一間低矮房屋,那是守橋人的居所。
文興橋在建成之后的160多年間,常年有人守橋。一守就是一生,至今已有三代人。
守橋人的生活極為清貧,僅靠山間的一點田地和放養在橋下溪流間的一群鴨子度日。老人家每日清整橋面、擦拭神龕,夏天給過客沏碗清茶,冬日給古道清掃積雪,周而復始,日復一日,他守著廊橋,廊橋也守著老者。
在泰順這個并不富庶的百里巖疆,人們對廊橋有著極為虔誠的信仰。廊橋幾乎是融入當地人血液的一個精神家園。
季海波從小生活在薛宅橋邊。他的父親季桂芳,在泰順也是名聲在外,是國家級非遺項目“提線木偶戲”代表性傳承人。從上世紀60年代到2016年8月,季海波用目光無數次撫摸廊橋,他的照相機鏡頭,也無數次記錄下各種距離、角度下的廊橋。
三座國寶廊橋在洪水中倒塌的一刻,他哭了。僅僅幾天,季海波的頭發一下子白了不少。
他幾乎是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廊橋的修復上去了。季海波帶領廊橋營造技藝的非遺傳承人團隊,對尋回的廊橋構件進行甄別、歸位、防潮防蟲等處理,之后又研究如何進行修復工作。幾乎每天,季海波都會往返于三座國寶廊橋之間。當年在泰順文化館擔任專職攝影師時拍下的廊橋照片,為修復提供了大量的素材。
他性格耿直,為了廊橋拼出性命了。要讓修復后的廊橋與照片上的一致,光是薛宅橋的橋臺,就返工了3次,文重橋返工了5次。橋臺修砌工人都被他“氣”走好幾批。
2017年10月,泰順三座國寶廊橋全面修復成功,以季海波、曾家快為代表的泰順廊橋修復團隊,獲得了當年“感動溫州十大人物(集體)”;季海波被評為2018年“中國非遺年度人物”。有人評價季海波:“一輩子癡迷于廊橋,是廊橋的研究者,更是廊橋的守護人。”
猶記得,文重橋完成修復圓橋的那一天,大家要季海波上去發個言。說什么好呢,那天剛好下了一點雨,海波開口,“今天下了點雨……”
才講了一句,想到修橋的歷程,雨水打到身上,他的眼淚就落下來了。
這一次,他的淚水,不是為廊橋被沖毀而落,而是為鄉民們共同守護精神家園的情感而落。
“有雨有水,才能有橋。因為有橋,才有我們的千年守護……橋為水而生,也為水而逝……”
講到這里,他眼前浮現出的是一位位鄉民的面孔——是日復一日在北澗橋頭賣茶葉蛋的老奶奶;是洪水尚未完全退卻就奔走在下游打撈廊橋構件的鄉民們;是眼看著失去了文興橋滿臉悲愴,看到文興橋重現大地時欣喜若狂的守橋人;是風雨無阻拼了好幾個月把廊橋修復好的繩墨師傅、石匠、瓦匠、漆工們;是那已經故去了的造橋的老董司們;是大半年里每日都要來看一眼廊橋變化的老爺爺老奶奶;是在異鄉打拼遙望故鄉的廊橋的無數游子……
還有,是的,還有很多很多的面孔,他說不清楚了,看不清了,淚水爬上了他的臉龐,他覺得自己,也不過是這蕓蕓眾生里,需要廊橋神靈庇佑的普通一個;是無數的守橋人里,愿把自己的一生投入進去的普通一個。
風不死,水不死,橋不死,精神家園便永存。無數的守橋人,非是為眼下的自己守著廊橋,他們乃是為一百年、二百年,乃至是五百年、一千年之后的人們,守護著這廊橋。
(原標題 一橋一生 泰順廊橋五記)
(北京晚報記者:周華誠)
- 木拱廊橋的技藝還有人傳承嗎?79歲的他仍將造編梁木拱廊橋視為畢生夢想
- “相約北京”冰球國內測試活動落幕 五棵松體育中心已通過兩場測試賽檢驗
- 藥食同源的人參人人皆宜嗎?關于人參你不知道的這些事
- 朝陽區三家美食城已整改完畢 市場監管局將對網紅餐廳等開展專項檢查
- 冬奧會場館賽時將開啟智慧化運行 這些亮點內容搶先看
- 以“工長意識”做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足事前準備
- 致敬經典折射懷舊情緒 翻唱經典老歌幾乎成為歌曲類綜藝節目必備環節
- 昆明向破壞生物多樣性犯罪活動發起“總攻”
- 說件暴露年齡的事:我們陪伴你30多年,還想繼續陪伴你……
- 600年來時間最長!今天,深圳上空將現“天狗食月”
- 與城市空間規劃同頻共振,龍湖蹚出TOD融合發展新路
- 男子因吃太多被自助餐廳拉黑!網友:玩不起?商家回應……
- 重慶永久保護綠地管理辦法下月起實施 涉及這些要求
- 2021年兩院院士增選149人 這幾位與重慶有關
- 重慶38個區縣鄉鎮人大代表投票選舉日確定
- 西部唯一! 重慶入選全國首批"工業設計特色類示范城市"
- 一次性補助60萬元 全市首個"雙更"就業基地掛牌
- 飛書CEO謝欣:飛書發展迅速 已成為先進企業的第一選擇
- 中央結算公司:10月份信用債違約規模下降
- 泰州通報1例新增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無癥狀感染者詳情
- 上廁所玩手機易被微生物盯上!這些關于廁所的冷知識你知道嗎?
- 孩子近視治療度數反飆升?這些“智商稅”不要交
- 數量增加!9只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黑鸛再現云南保山
- 一大波“黑科技”來襲!2021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將于12月8日開幕啦!
- 為啥打?去哪打?注意啥?新冠疫苗加強針三問三答
- 全國多地今日仍有大霧天氣 這份霧天安全指南請收好!
- 國家文物局印發規劃 國內近70處大遺址有望陸續開放
- 女孩因想念姥姥包的茴香餛飩改網名,網友:令人感動
- 廣東18日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3例
- 直播電商銷售商品抽查 這22批次產品不合格
- 共享停車位來了 怎么報名看這里→
- “懶人調料”市場已超千億 怎樣使用更加健康
- 11月19日川觀早點:油價時隔三個月終于要跌了,加滿一箱或少花3.8元
- 英國倫敦股市《金融時報》100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18日報收于7255.96點,比前一交易日下跌35.24點,跌幅為0.48%。
- 危地馬拉沿岸近海5.5級地震
- 美元指數18日下跌,截至紐約匯市尾盤,衡量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下跌0.30%至95.5414。
- 紐約油價18日上漲,12月交貨的紐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.65美元,收于每桶79.01美元。
- 紐約股市三大股指18日漲跌不一,其中,道指跌0.17%,標普指數漲0.34%,納斯達克指數漲0.45%。
- 【我為群眾辦實事】高齡老人摔倒 特警青年暖心救助
- 用絲襪“煉金” 非法獲利12萬余元 抓!
- 【礪劍1號】夜晚,一男生又“上鉤”了……
- 新愛爾蘭地區6.2級地震
- 2021“麥麥全席”開宴啦!這次要和大家一起探索太空
- 蘋果放大招!將推出“自助維修”計劃,網友:修壞了算誰的?
- “雙11”被套路多花錢?中消協點名這些品牌
- 全警動員 警民同心,反“電詐”!
- 電動車又出事故了!@各位街坊:這個真不能裝
- 寧夏銀川市靈武市4.0級地震
- 累計安裝831個探頭!專用攝像頭“上崗” 管住高空拋物
- 精準幫扶溫暖人心,上學路上一個都不少|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
- 全國首個!淮安智能化共享電單車集中充電站投入使用!
- 剛剛公布!新增一名淮安籍院士!
- 淮安又一座“網紅橋”來了 !效果圖驚艷亮相!
- 江蘇射陽:服務“小窗口” 折射“大文明”
- 貴州首次開行整列中歐班列
- 洪澤區市場監管局“五大行動”確?!皟稍趦赏?建新功
- 【我為群眾辦實事】老人寒夜遇險,民警暖心救助
- 【礪劍1號】您的跨境包裹涉嫌違法?接到此類電話,千萬不要相信!
- 【上海公安大調研】構建群防群治的管理格局,不讓“劇本殺”變“安全殺”
- 【除隱患 鑄平安】驛站不是你家,東西怎能隨便拿?
- 太子集團榮膺2021年全球企業社會責任獎 之“柬埔寨最佳企業社會責任金獎”
- 平安好醫生家庭醫生服務 全場景滲透診前診中診后
- 疫情期間,大連這些人上了失信名單!
- 中國地質調查局4人在云南野外作業失聯 仍在搜救中
- 我國大部分地區明起將再迎寒潮,強度不及上次
- 浙江金華成為全國首個年快遞量超百億件城市
- 忘記自己有多少銀行卡怎么辦?央行回應:考慮提供“一人多卡”查詢服務
- 空氣炸鍋真的健康嗎?長期使用空氣炸鍋是否會“致癌”
- 糖尿病前期常被忽視?這五大“血糖失控信號”需格外留意
- 全班29個孩子有11個感冒、咳嗽?醫生提醒;適時增添衣物防受涼感冒
- 杭州住保房管局推出公共租賃住房實物配租房源5518套 超額提前完成任務
- 考生看過來 你知道研究生考試中單獨考試是什么嗎?
- 廣州社??梢宰约嘿I嗎?非廣州市戶籍靈活就業人員需符合這些條件
- 徐州失業金標準是多少?關于失業金標準這些內容你知道嗎
- 考研報名時考生來源分類如何選擇?一起來了解一下
- 考研報名時沒有學位證書怎么填 未獲取到學位證書如何填寫最后學位項?
- 石家莊住公租房可以買車嗎?一起來了解一下
- 從上線到終止僅4個月 騰訊內容開放平臺終止“黎明計劃”并向創作者致歉
- 懷柔區年內建設提升基本便民商業網點21個 完成年度任務140%
- 陜西黑貓擬以現金4856.01萬元收購宏能煤業100%股權
- 北京市遠郊區看好首店經濟 將形成新的消費增長點
- 好記與多家行業領先數字企業簽訂數字化戰略合作協議
- 從“病后賠付”到“提前預防” 商業健康險如何將健康管理前置
- 無錫東北塘:打造學習平臺,提供堅實干部力量
- “云賞”美麗鴻山,助力鄉村振興
- 我為群眾辦實事|無錫東亭:智能手機課堂 讓老年人融入數字時代
- 1個議事平臺、6步議事法、N項民生議題,黨員和群眾架起了“溝通橋”
- 美了1500年,這里的古銀杏即將迎來顏值巔峰|游遍江蘇
- 無錫厚橋:偉大建黨精神融入新時代課堂
- 中國華融擬將持有的華融金融租賃79.92%股權對外公開轉讓
- 踩踏丹霞博主系主動申請“榆林文旅推廣大使”,稱要將功補過
- 截至11月17日24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況
- 18999元起!華為折疊屏手機來了
- 吳京出手,戰狼公司賠償
- 萬科內部發文:“節衣縮食”籌備過冬!員工稱:屬實
- 礪劍1號行動滿月 違法犯罪案件降7.9%
- 省本級、昆明市醫保信息平臺切換停機
- 【礪劍1號】奢侈品專柜驚現“內鬼”
- 【警方提示】楊高中路中環立交改造將于11月19日晚( 周五)開工!
- 興化市戴南鎮顧馮村建設“百姓大公園”